明天是10月1号,大家期盼已久的国庆长假就要开始了,在大家深醉于十一长假的喜悦中时,可否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呢?
缅 怀 先 烈 · 不 负 英 魂
「纪念日的由来」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规定每年9月30日,即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为烈士纪念日,并且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9月30日,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烈士纪念日。
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却的英勇。
10月1日是举国同庆的日子,而9月30日,我们要留给怀念。
没有昨天的苦难,便没有今天的辉煌;没有曾经的牺牲,便没有当下的幸福;没有他的前仆后继,便没有你的岁月静好。
如果说,烈士值得我们献上所有感激,那么这些不曾遗忘烈士的人,也值得拥有我们虔诚的敬意。
抗美援朝,183108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朝鲜……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牺牲。
岁月可以抹去伤痕,却永远挡不住情感的共鸣。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认同英雄,就是认同正确的价值观;追随英雄,就是追随真善美;颂扬英雄,就是颂扬正能量。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英雄始终是我们内心的坚守、追随的真理、讴歌的对象!]
赵一曼在临刑前写给儿子的信中这样殷殷嘱托: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在江西被俘。在狱中,方志敏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写下了《可爱的中国》: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蔽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抗日名将吉鸿昌走上刑场前,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
恨不“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临刑前留下的话语,振聋发聩!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临刑前留下的话语,振聋发聩!
烽火岁月中,左权将军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写道:
“时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在一块,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相片摆出来一一望着。”
在牺牲前最后的日子里,张自忠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书信: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秋天,很美。在这样的岁月静好里,去感受炮火硝烟、流血牺牲、生离死别,有种深深的违和感。
此刻,不论你身在何方,请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躯的先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