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生活打开了社区服务从0到1潘多拉魔盒,一大批追随者呼啦啦展开了1到N的模仿复制,这绝对是2015年中国房地产与互联网领域最为壮观的场景。
中海物业、中奥到家先后登陆香港交所,超过20家物业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5年也因此被业界称为中国物业管理向社区服务转型升级的元年。
3月3日,花样年和彩生活的年报双双出炉,这成为众多物业公司解读中国社区服务发展图景的一面镜子。
这两家公司的背后有无数眼睛紧盯着,是的,没错,至少有数十家物业及地产公司希望能从中寻觅到可供借鉴的商业启示,毕竟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争夺社区入口
透过这两份年报,你能隐约嗅到中国物业争夺战正在硝烟燃起,大佬们都在拼命跑马圈地,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社区疆域。
截至2015年年末,彩生活在管物业面积规模达到3.221亿平方米,进驻国内165个城市以及新加坡,在管社区数量达到2001个,覆盖人口超过1000万。而在2014年末,彩生活在管物业面积约为2亿平方米,管理项目约1200个。
这意味着,在去年一年内彩生活的物业规模新增了1.2亿平方米,新增社区数量800个,平均每个月拿下67个社区,令人瞠目。
实际上,花样年还有另外一个社区服务平台被外界忽视,那就是美易家。2015年,美易家在管物业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新增面积561万平米。
通过两大平台,花样年去年累计增加了1.2770亿平方米的物业规模,相当于平均每天斩获一个35万平方米的社区。
这串数据代表什么?如果通过横向对比,你将一目了然,明白其中的深意。
2015年10月23日和11月25日,中海物业和中奥到家先后登陆联交所,它们截止2015年5月底的在管物业面积分别为6760万平方米、3300万平方米。而截至2014年底,万科物业在管物业规模约1亿平方米。
这意味着,有着“社区收割机”之称的花样年在去年继续保持大规模的物业并购与拓展,仅去年一年新增物业规模就约相当于一家万科物业,或者两家中海物业,或者4家中奥到家。
2015年5月,高纬环球与DTZ戴德梁行达成合并协议,新公司以高纬环球品牌在市场上运营,合并后的管理物业面积达4.4亿平方米。
高纬环球在管物业中大多数是商务及商业物业项目,花样年凭借约3.3亿平方米的物业规模变身全球最大的住宅物业服务运营商。
但这仅仅是开始。在花样年进行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万科物业、中海物业以及正在酝酿上市的多家大型物业都在进行规模拓展。
2015年万科物业进入市场化元年,并抛出了野心勃勃的计划:到2017年要将物业管理面积扩张到5亿平方米。
万科物业的强劲对手彩生活则宣称,到2020年要将物业管理面积扩张到10亿平方米。
在3月3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花样年控股董事局潘军披露,2016年彩生活将继续保持新增1亿平方米的速度扩张,年末总量达到4.2亿平方米。
即便如此,中国住宅物业的整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高度分散,中国物业企业前50强仅占据市场的5.6%,行业规模第一的彩生活市场占有率也只有约1%。
万科物业预测,2017年其市场占有率将提升至2%左右,而它的最终目标是达到4%的市场占有率水平。
社区商业生态系统来袭
中国物业争夺战必将越来越烈,但跑马圈地扩大规模并非目的,而是手段。物业作为社区服务的入口,其所蕴藏的社区商业价值潜力惊人,这些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在物业规模效应基础上开发社区电商等增值服务。
走在行业前沿的花样年,甚至成立的专门的研究团队和机构,进行社区服务创新研究,去年曾在行业中率先提出“社区+”概念和发展计划。
2015年,花样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81.64亿元,较之上年度增长11.7%%;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14.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房地产行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趋势下,去年花样年的毛利率高达30.9%,净利率达17.2%,远高于多家行业巨头。
彩生活的多项业绩继续保持大幅增长,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8.28亿元,同比增长112.6%;实现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37.9%;全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38亿元,同比飙升317.5%。
潘军在业绩会上坦言,社区服务等业务为公司提供了非常可观的持续性收入,尤其是提供持续性的现金流收益。
2015年,花样年在物业租金、酒店及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经常性的收入约为16.02亿人民币,同比飙升107.9%。
在进行规模扩张同时,彩生活更加注重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无缝连接,不断拓展与多家第三方垂直应用的合作,探索社区金融服务新模式。
去年,彩生活于管辖社区内推出【彩富人生】增值计划,通过理财收益可以充抵物业费,实现了物业“零收费”,受到近万个家庭所追捧。
2015年6月,借着上市一周年之际,彩生活于行业内首度推出“彩生活住宅”,将房地行业推向凭借服务赚钱的时代。
目前,彩之云平台注册用户规模猛增。截止2015年12月31日,彩之云APP的注册用户数超过200.3万,活跃用户为85.8万,分别同比增长了100.3%和112.5%;
在彩生活社区电商平台上,E师傅的日均单量上升至6000单,较2015年年中时增长200%,成为社区增值服务的成功典范;E租房在2015年完成了从线下向在线的转型,为彩生活贡献收入2360万元。
通过“互联网+社区+房地产”的方式整合资源,花样年意在不断丰富完善社区O2O商业生态圈,打造中国社区服务行业的“超级航母”。
潘军给花样年制定的2016年任务是,以金融为驱动,产品为载体,服务为平台,全面打造以社区和家庭为场景的商业生态系统。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廖建文把花样年打造的商业生态系统,归纳为“共生、互生和重生”的三层次,意味着花样年开始突破依赖于内化能力这一限制,将目光转向企业之外——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一个价值平台。
在廖建文看来,花样年更加关注其所在的价值平台的整体性,通过平台撬动其它企业,使这一系统能够创造价值,并从中共同分享利益。
据花样年内部人士透露,年内彩生活社区服务平台将向更多合作伙伴开放垂直应用端口,实现社区商业生态圈的复合增长。
此外,彩生活还引入前思科大中华区金融部首席架构师张其亮、阿里巴巴前产品及运营总监郑家斌、海底捞高管付国君等人加盟,这种高管团队的跨界组合,堪称业界前所未有。